濟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濟南市財政局關于做好城鄉公益性崗位安置對象崗前培訓工作的通知
發布日期:2022-04-11 11:19
訪問次數:485
各區縣(功能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財政局:
為貫徹落實《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山東省城鄉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行動方案>的通知》(魯政辦字〔2021〕137號)、《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山東省財政廳關于做好城鄉公益性崗位安置對象崗前培訓工作的通知》(魯人社函〔2022〕35號)和《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濟南市城鄉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濟政辦字〔2022〕5號)要求,進一步提高城鄉公益性崗位安置對象崗位適應能力和崗位專業技能,現就做好我市城鄉公益性崗位安置對象崗前培訓工作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堅持城鄉統籌,推動城鄉經濟發展一體化,扎實做好城鄉公益性崗位安置對象崗前培訓工作。按照我市城鄉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行動目標任務,“十四五”期間對我市創設的城鄉公益性崗位安置對象全員開展崗前培訓,做到安置一人、培訓一人、上崗一人。
二、組織實施
(一)培訓人員。按照《關于印發濟南市城鄉公益性崗位開發管理及補貼辦理流程的通知》(濟就字〔2022〕3號),經公示審批并簽訂協議的安置對象。
(二)培訓原則。對符合崗前培訓條件的安置對象進行免費培訓,每個安置對象只享受一次免費崗前培訓。在疫情防控條件允許情況下,崗前培訓原則上需在上崗前完成,最遲不超過上崗后3個月。
(三)培訓內容。堅持以崗位需要為導向,以能力培養為基礎,主要包括通用知識培訓和專業技能培訓。根據崗位需要及疫情防控要求,城鄉公益性崗位崗前培訓方式分:全程線下和線上+線下相結合兩種。全程線下方式開展培訓,培訓總課時不得少于15學時(其中:通用知識培訓不得少于5課時,專業技能培訓不得少于10課時);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開展培訓,培訓總課時為15學時(其中:線上5課時,以通用知識培訓為主;線下10課時,以集中實訓、實操方式開展專業技能培訓)。每學時45分鐘。
1.通用知識培訓。以城鄉公益性崗位政策規定要求、職責任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安全防護、勞動精神、職業道德等內容為主,著力提升安置對象的崗位綜合能力。
2.專業技能培訓。根據崗位技能要求進行有針對性的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等方面的培訓,突出培訓內容的實操性,切實提升安置對象履職能力和技能水平。
(四)培訓實施。按照“誰開發,誰培訓”的原則,公益性崗位開發主體負責崗前培訓的統籌組織實施,并負責培訓全過程的監督管理工作。
1.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開展培訓的。
線上通用知識培訓課程由市公共就業服務中心采購確定5家線上培訓平臺組織開發。市公共就業服務中心根據各區縣(功能區)崗位開發數量,分配線上培訓平臺承擔相應區縣(功能區)培訓任務。線上培訓平臺按照公益性崗位開發主體要求組織安置對象開展線上通用知識培訓,公益性崗位開發主體配合做好線上培訓的協調、監督等工作。
線下專業技能培訓課程由公益性崗位開發主體開發制定,不具備自主開展線下培訓條件的公益性崗位開發主體可委托我市職業培訓目錄清單內的培訓機構或其他具備培訓資質的培訓機構(以下簡稱培訓機構)開展培訓。線下專業技能培訓實施步驟如下:
(1)培訓計劃安排。培訓實施主體(公益性崗位開發主體或培訓機構)根據公益性崗位需求,制定培訓大綱、培訓計劃。培訓機構制定的培訓大綱、培訓計劃需經公益性崗位開發主體審核同意。
(2)開班報備。培訓實施主體在線下培訓開班3天前把《公益性崗位線下培訓開班申請表》(附件1)提交至區縣(功能區)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備案后,即可組織培訓。
(3)培訓開班。培訓實施主體嚴格按照培訓大綱、計劃、課時要求開展培訓,做好考勤記錄(不少于2次),并在開班、培訓、考核等關鍵環節留存照片或影像資料。
2.采取全程線下方式開展培訓的。
通用知識和專業技能培訓課程由公益性崗位開發主體開發制定,不具備自主開展線下培訓條件的公益性崗位開發主體可委托培訓機構開展培訓。培訓實施步驟與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的線下專業技能培訓步驟一致,且考勤記錄不少于4次。
各類資料保存5年以上,不得遺失或損毀。
(五)培訓考核。
1.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開展培訓的。參訓人員完成全部線上培訓課時后,自動生成《線上培訓結業證書》,線上培訓平臺提交《線上培訓結業證書》及《公益性崗位線上培訓結業人員匯總表》(附件2)紙質及電子版至公益性崗位開發主體。公益性崗位開發主體委托培訓機構開展線下培訓的,參訓人員完成全部線下課時培訓后,培訓機構提交《公益性崗位線下培訓合格人員登記表》(附件3)、全過程考勤記錄及開班、培訓、考核等關鍵環節的照片或影像資料紙質及電子版至公益性崗位開發主體。公益性崗位開發主體對線上培訓平臺、培訓機構提交的資料進行審核并留存。
公益性崗位開發主體對完成線上、線下全部培訓課時的參訓人員進行結業評估,評估合格的發放《培訓結業證書》。
2.采取全程線下方式開展培訓的。公益性崗位開發主體委托培訓機構開展線下培訓的,參訓人員完成全部線下培訓課時后,培訓機構提交《公益性崗位線下培訓合格人員登記表》、全過程考勤記錄及開班、培訓、考核等關鍵環節的照片或影像資料紙質及電子版至公益性崗位開發主體。公益性崗位開發主體對培訓機構提交的資料進行審核并留存。
公益性崗位開發主體對完成全程線下培訓課時的參訓人員進行結業評估,評估合格的發放《培訓結業證書》。
(六)申報補貼。
1.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開展培訓的。公益性崗位開發主體向所在區縣(功能區)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提交《線上培訓結業證書》、《培訓結業證書》、加蓋公章的《公益性崗位線上培訓結業人員匯總表》、《公益性崗位線下培訓合格人員登記表》、全過程考勤記錄和開班、培訓、考核等關鍵環節的照片或影像資料電子版。
2.采取全程線下方式開展培訓的。公益性崗位開發主體向所在區縣(功能區)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提交《培訓結業證書》、加蓋公章的《公益性崗位線下培訓合格人員登記表》、全過程考勤記錄和開班、培訓、考核等關鍵環節的照片或影像資料電子版。
(七)公示與撥付。
區縣(功能區)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審核公益性崗位開發主體提交的資料完整無誤后,將符合培訓補助條件的結果在市公共就業服務中心網站公示,公示期5天,公示無異議的,區縣(功能區)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將培訓補助撥付到公益性崗位開發主體在銀行開設的基本戶。公益性崗位開發主體按照培訓方式和補助標準,將培訓補助支付給線上培訓平臺和線下培訓實施主體。
三、保障措施
(一)明確部門責任。各區縣(功能區)要將做好公益性崗位安置對象崗前培訓工作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強化協調聯動,明確職責分工,加快工作推進。區縣(功能區)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協助公益性崗位開發主體做好安置對象的崗前培訓工作,規范建立崗前培訓臺賬,確保培訓質量和補貼資金安全。公益性崗位開發主體要積極配合做好線上培訓的協調、監督等工作,嚴格按照培訓大綱、培訓計劃、開班流程等加強對線下培訓過程的監管。線上培訓平臺和培訓機構要按照公益性崗位開發主體要求,健全培訓檔案,保質保量完成培訓任務。
(二)強化資金保障。充分發揮財政部門職能作用,加大資金保障力度,統籌使用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賬結余資金和就業補助資金,確保工作落實到位。城鄉公益性崗位安置對象崗前培訓補助標準:全程線下培訓方式標準200元/人;線上+線下相結合培訓方式標準,線上補助40元/人,線下補助160元/人。
附件:1.公益性崗位線下培訓開班申請表
2.公益性崗位線上培訓結業人員匯總表
3.公益性崗位線下培訓合格人員登記表
濟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濟南市財政局
2022年4月11日
(聯系單位:濟南市公共就業服務中心)
(此件公開發布)
附件1
公益性崗位線下培訓開班申請表
培訓實施主體名稱 | |||
培訓起止時間 | 計劃培訓總人數 | ||
培訓地點 | |||
經辦人姓名 | 聯 系 電 話 | ||
培訓計劃、課時安排 及師資信息等情況 | 單位蓋章: 年 月 日 | ||
公益性崗位開發 主體意見 | 單位蓋章: 年 月 日 | ||
區縣(功能區)公共 就業服務機構意見 | 單位蓋章: 年 月 日 |
附件2
公益性崗位線上培訓結業人員匯總表
線上培訓平臺名稱(蓋章): 負責人: 填表人: 聯系電話:
序號 | 姓 名 | 性別 | 身份證號碼 | 家庭地址 | 崗位名稱 | 結業時間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城鄉公益性崗位開發主體意見(蓋章): 年 月 日
附件3
公益性崗位線下培訓合格人員登記表
培訓實施主體名稱(蓋章): 負責人: 填表人: 聯系電話:
序號 | 姓 名 | 性別 | 身份證號碼 | 家庭地址 | 崗位名稱 | 培訓起止時間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城鄉公益性崗位開發主體意見(蓋章): 年 月 日
關于做好城鄉公益性崗位安置對象崗前培訓工作的通知(濟人社函【2022】15號).pdf